兵團人
醫療援疆助力兵團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近年來,各援疆省市結合兵團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和需求,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硬件”與“軟件”共建,明確將“人才支援、技術支援”作為援疆工作的重點,積極為受援醫院的重點??坪蛯I提供技術支持,完善了兵團師團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援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醫療“國家隊”進駐 打造“家門口”的好醫院
“過去,我這病要轉診到烏魯木齊市的大醫院,要費不少周折?,F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醫療‘國家隊’的服務,省事又省錢?!本幼≡谌龓熕氖艌F,患有抑郁癥的麥麥提·赫力木(化名)感嘆道。
麥麥提·赫力木口中“家門口”的醫院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新疆兵團阿拉爾醫院(以下簡稱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
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是兵團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2022年10月,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入選第四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名單,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全面托管,作為兵團南疆地區醫療服務中心,對均衡優質資源、落實分級診療、增加所在地及周邊區域內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資源供給、改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將有效解決患者“看大病重病難、跨區域異地就醫遠”難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成立以來,疆內患者慕名而來。
“解決各族職工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是我們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讓更多先進的醫療技術在南疆落地生根,實實在在惠及各族患者?!闭憬髮W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派駐專家、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執行院長張雷說。
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承擔運營管理主體責任,通過管理、技術和品牌“三個平移”,引入了先進管理理念和經驗,派出了30余名管理及骨干醫護人員進駐開展工作,積極推動優質資源共享和人才培養、科研合作,10個臨床重點??平ㄔO速度快速提升,轉外就醫患者同比減少14.04%,職工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健康快車”醫防融合 推動“小病在基層解決”
“希望能幫助到最需要幫助的人?!边@是東莞援疆醫生賴國威的心愿。
機關、學校、廣場、車站……賴國威的足跡,跟隨“廣東援疆健康快車”幾乎遍布三師圖木舒克市。
近日,“廣東援疆健康快車”來到四十四團為職工群眾開展義診活動。自投入使用以來,“廣東援疆健康快車”已累計為1000多名團場干部職工群眾開展健康檢查及診療。
2022年,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駐三師工作隊立足三師圖木舒克市實際情況,努力建設“云健康”一體化公衛服務醫療健康網絡體系,為三師總醫院購置集檢查檢測、醫療診斷、信息傳輸系統等為一體的“廣東援疆健康快車”,組織駐地援疆醫生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進機關、學校、廣場、車站及周邊團場持續開展義診活動,讓干部職工群眾享受到了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廣東援疆健康快車”配備彩超、X光機等醫療設備,同時還配備公共衛生體檢軟件等。職工群眾體檢之后,軟件可以自動分析信息并實時上傳至三師圖木舒克市公共衛生平臺,免去了依照體檢結果人工錄入信息的煩瑣。
2018年,在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駐三師工作隊的招商引資過程中,廣東健客醫藥有限公司決定與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現三師總醫院)合作建設健客方舟互聯網醫院,并逐漸摸索出一條數字健康“造血式+輸血式”新路徑。
東莞援疆醫療隊隊長賴國威告訴記者,自2020年健客互聯網醫院成立后,三師總醫院就有了一個強大的醫療專家團隊。因為該平臺目前已實現與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江門市中心醫院等疆內外“三甲”醫院“一對一”“一對多”的連線會診,讓包括腫瘤患者在內的眾多危重癥患者在三師圖木舒克市醫院就可以接受最前沿的醫療服務。
目前,健客互聯網醫院已累計為200多名急危重癥患者病例進行遠程會診,同時利用該平臺開展醫療學術會議20多場次。
為了讓三師圖木舒克市的職工群眾能夠獲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駐三師工作隊還著力推動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廣東省醫療援疆專家延伸服務到圖木舒克市。
目前,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已與三師總醫院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廣東援疆專家團隊定期組團赴三師圖木舒克市開展學科授課、義診活動,幫助三師總醫院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醫院管理水平。
把“肥”施到根上 培養“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3月17日,一師醫院柔性援疆專家傅松齡帶領一師醫院心血管病科一病區副主任梁晶星、二病區主任馬鵬超兩位徒弟,和先心病介入醫護團隊,為16名患兒開展了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
2020年4月,傅松齡來到一師醫院兒科。在圓滿完成援疆工作后,傅松齡又應一師醫院的邀請簽訂了為期一年的柔性援建協議,繼續幫扶一師醫院提高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專業技術水平?!拔也粌H要把技術留在新疆,還要帶出一支強有力的隊伍,為今后醫院發展建設留下‘火種’?!备邓升g說。
為受援地治好一個患者,不如給他們送去一位好醫生;給他們送去一位好醫生,不如教會受援地醫生如何治好一個患者。在醫療援疆過程中,浙江大學6家附屬醫院把“肥”施到了根上。
“一師醫院作為兵團唯一一家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受援單位,自2016年4月,浙江大學6家附屬醫院在對口幫扶我們的過程中,通過‘以院包科’‘柔性援疆’等多種形式,對一師醫院20個學科進行持續定向幫扶,提升了各學科醫生的專業技術水平。目前,醫院的三級手術量較援疆前增長49.5%,四級手術量較援疆前增長149.8%;先后引進、開展各類新技術、新項目109項,其中44項技術填補了南疆地區在該領域的空白?!币粠煱⒗瓲柺行l生健康委主任鄭江艷說。
近年來,一師醫院367名中青年骨干先后赴浙江大學及6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援方醫院專家522人次來一師醫院講學、指導;醫療援疆專家采取“導師帶徒”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援助一批人才,帶出一批人才”理念,注重發揮“前后聯動,示范引領”的“傳幫帶”。截至目前,在醫療援疆專家的指導下,181名年輕骨干學員已有56名出師,其中22名被列為自治區級優秀學員,發表學術論文216篇。(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婭莉)
責任編輯:周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