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惠聚
英吉沙縣2萬余畝青貯玉米喜獲豐收 “糧改飼”助農增收
眼下,英吉沙縣2萬余畝青貯玉米進入收割期,各鄉鎮搶抓農時,全面啟動收割工作,為牲畜越冬備足“口糧”。
8月31日一大早,在英吉沙縣薩罕鎮硝乎魯克村的青貯玉米地里,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大型玉米秸稈粉碎收割機在地里來回穿梭,將新鮮的玉米稈打成草沫,倒入運輸車輛內,運往養殖合作社進行青貯加工。
英吉沙縣薩罕鎮硝乎魯克村村民帕提古麗·托合蓀說:“青貯玉米熟了,我們現在抓緊時間收割,一天就收完了?!?/p>
今年,帕提古麗·托合蓀家種了46畝青貯玉米,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適時追肥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喜獲豐收。進入收割期,村黨支部靠前服務,讓她實現豐收又增收。帕提古麗·托合蓀說:“今年產量高,能賣3.5萬元左右,收割完就種冬小麥,收入很穩定?!?/p>
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駐英吉沙縣薩罕鎮硝乎魯克村“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鄭杰說:“村里共種植了1300畝青貯玉米,現在到了收割期,我們幫助農戶聯系養殖場,及時給他們找收割機,幫助他們盡快完成收割工作?!?/p>
為提高收割速度和質量,英吉沙縣薩罕鎮硝乎魯克村投入大型農用機械,讓收割工作變得更加省時省力,也讓種植戶實現了節本增效。同時,采用訂單式種植,最大限度保證種植戶的利益,有力推進產業增產、農民增收、土地增效。
英吉沙縣薩罕鎮硝乎魯克村農機手阿布杜吾普爾·薩塔爾說:“一臺收割機一天能收60畝左右的青貯玉米,我會保證安全生產,經常檢查收割機?!?/p>
鄭杰說:“我們計劃收割完第二茬青貯玉米后,種植冬小麥,帶動村民增收?!?/p>
近年來,英吉沙縣通過實施“糧改飼”項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大規模發展適應養殖需求的青貯玉米,帶動全縣種植業和養殖業走低碳循環、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促進種養結合和循環農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張藝馨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