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逐夢青山 守護綠水——回眸兵團2022(生態建設篇)

航拍阿拉爾市胡楊河生態景觀公園(資料圖片)。一師阿拉爾市牢牢守住生態紅線,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洋 攝

在石河子市蘑菇湖濕地南岸,一群天鵝在歡快地覓食嬉戲(資料圖片)。八師石河子市不斷加大力度保護建設生態環境,引來越來越多的水鳥光臨蘑菇湖濕地,目前,蘑菇湖已有天鵝、麻雁、白鷺、水鴨子等各種鳥禽129種。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張德智 攝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俊偉
寒冬時節,徜徉在兵團各個團場、連隊,碧空如洗的天際、冷冽清新的空氣、銀裝素裹的街道,常常會令人沉醉。這如詩如畫美景的背后,是兵團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付出的艱辛努力。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2年,兵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環境責任體系,緊盯重點區域、重點環節,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切實履行生態衛士職責,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如今,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也讓兵團廣大職工群眾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生態為底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藍天白云、粉妝玉砌,這樣的美景怎能不讓人心動!”前不久,五師雙河市市民王艷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一組雙河市初冬美景圖,引得大家紛紛點贊。
王艷說:“現在的雙河市,走到哪里都是美景,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2022年,五師雙河市將生態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產城融合的重要舉措,不斷擴增城市綠植面積、更新綠植種類,使城市綠化覆蓋率達50%,“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生態城市格局已然形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兵團黨委秉持這一生態文明理念,堅定不移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著力補齊生態環境發展短板,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空氣質量改善有目共睹。2022年,兵團編制實施《兵團“十四五”空氣治理改善行動計劃》《2022-2023年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措施》,組織編制兵團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強化采暖季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督促各師市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指導183家企業制定相應的“一廠一策”減排落實措施。
水污染治理成效顯著。2022年,兵團印發《兵團“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編制實施《兵團重點流域“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扎實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完成13個師市135個團場(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100%達標。
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2022年,兵團督促指導各師市對用途變更為“一住兩公(住宅和公共服務、公共管理)”的146個地塊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深入推動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定《兵團鄉村生態振興實施方案》《兵團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2-2025年)》。截至目前,兵團已有1438個連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占比77.23%。
這一年,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兵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提升了職工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綠色為徑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隆冬時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一師七團轄區阿克蘇河段迎來了成群的水鳥,為凌冽的寒冬增添了一抹靈氣與活力。
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2022年,兵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履行生態衛士職責,通過穩步推進林業草原改革、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統籌推進國土綠化、強化退化林修復和退化草原治理等,聚力推進美麗兵團建設。
截至目前,兵團森林蓄積量達351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9.1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2.6%,濕地面積穩定在398.28萬畝,昔日的戈壁荒漠,不斷被綠蔭覆蓋。
兵團突出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抓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塔里木盆地周邊防沙治沙等生態工程建設,初步構建起以綠洲外圍荒漠生態林、防風固沙基干林和綠洲內部農田防護林、居民區綠化林為主體的四級生態防護體系,促進了森林資源“質”的提升與“量”的增長,使150萬畝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國有林和1471.6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得到了有效管護,截至目前,兵團已有80%以上的團場實現了林網化。
同時,兵團還把防沙治沙與調整沙區產業結構、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職工群眾收入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防風固沙、植樹造林與發展旅游和林下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子,在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林草產業增效、職工群眾增收,綠洲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基礎進一步增強。
目前,兵團特色林果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年產干鮮果品超過400萬噸,形成果品加工、葡萄酒等12個特色資源優勢主導產業,擁有國家級和兵團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0余家,特色林果業持續提質增效,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整改為機 鍛造環境保護鐵軍
寒冬臘月,在五師八十七團匯河濕地保護區,數以萬計的野鴨在冰面附近的蘆葦蕩里嬉戲,這一溫馨壯觀的場面,引來了諸多攝影愛好者。
“以前的匯河濕地保護區河道里經常能看到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團場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后,濕地水質得到有效提升,生態系統逐漸完善,動植物種類不斷豐富,我們的這張‘生態名片’愈擦愈亮?!卑耸邎F二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胡德軍說。
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2022年,兵團生態環境系統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重點,扎實推進環境綜合整治。
為有序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兵團先后分2批次對5個師市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共調閱資料3300余份,受理并辦結舉報投訴問題190個,下發重點問題督辦通知16批,移交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問題清單5個,有力推動了各師市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的貫徹落實,解決了一批職工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為謀深做實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2022年,兵團制定《兵團貫徹落實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要求各級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環保主體責任,扎實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2022年,兵團從提升環境監管精細化水平入手,不斷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基礎能力建設,與各師市簽訂“兵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把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切實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兵團生態環境系統還持續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對環境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同時,兵地聯合建立統一的“12369”環保舉報管理平臺,實現了兵地環境信訪案件統一受理、分別辦理,推動相關舉報問題處理率、回復率和結案率均達到100%。
責任編輯:王萌 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