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
跨越萬里的“牽手” 廣東省對口支援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綜述
圖木舒克市區
近年來,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駐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 (以下簡稱“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廣東省關于對口支援工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對口支援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自2020年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以來,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凝聚人心、增進團結作為援疆工作的根本落腳點,聚焦民生援疆、產業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潤疆、民族“三交”等重點任務,累計投入援疆資金 24.8億元,有力地支持了三師圖木舒克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融合團結等各項事業。2021年,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獲得“兵團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2年,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團支部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精兵強將,補短板強帶動
參與廣東省第十批對口支援三師圖木舒克市的計劃內援疆干部人才73人,包含中期輪換22人。其他各類援疆干部人才100人,其中東莞派出的干部人才60人。
這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學歷普遍層次高,都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以上15人,占29.4%。隊伍年齡結構合理,平均年齡42.8歲 (40歲以下的干部14人,占27.4%;40歲至 45歲的干部18人,占35.3%;45歲以上的干部19人,占37.3%)。隊伍中黨員有38人,占總人數的74.5%,充分發揮了黨員的骨干作用。有很大一部分黨員干部都經歷過多崗位鍛煉,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既有宏觀思考謀劃、駕馭復雜局面的素養,又有從小處入手、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三師圖木舒克市干部人才緊缺的短板,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
“七力齊發”,全面助力師市發展
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助力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保民生。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始終把援疆項目建設擺在最突出的位置,分類施策,多措并舉,扎實地推進各項項目實施。2020 年以來,實施援疆項目229 個,每年項目開工率、完工率、資金撥付率均達到100%。 堅持將 85% 以上的援疆資金投入到民生領域中,把抓緊項目建設作為持續改善民生環境、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支持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團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農業產業化發展扶持和就業扶持等項目的實施,助推三師圖木舒克市提升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人居環境和補齊公共服務短板。2020 年以來,累計投入民生項目資金22.8億元,占比91.9%,其中投入援疆資金1.5億元,支持建設安居富民房8000多套,3萬多名職工群眾幸福地住上“安居房”。全力推動四十四團十八連和四十九團十三連等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四十四團十八連成為2021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之一,同年還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著力抓好產業援疆,推動產業發展壯大聚人口。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積極協助受援地在兵團首創駐點招商模式,加強粵疆兩地產業對接,重點引進了一批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產業項目。2020年以來協助引進廣東產業援疆項目19個,累計投資112億元,實現產值135億元,其中包括東莞東實集團、廣州建筑集團、廣東省能源集團、廣汽集團、順豐集團等大型國企和實力民企項目順利落地生根??偼顿Y40億元的東純興集團100萬錠紡織項目于2020年6月實現全面達產,成為全國19個援疆省市中投資額最大的產業援疆項目。同時,加大對印染、織布、織襪、制衣等中下游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聚配套,推進草湖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基金實質性運營,有力地促進了金融配套在三師圖木舒克市紡織產業發展方向的支持力度,將對口援建的草湖紡織服裝產業園建設成全產業鏈高水平紡織服裝產業基地積蓄力量。2022年以來,以廣東能源集團投資建設4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為契機,工作隊促成了廣東能源與粵水電在草湖鎮投資建設廣東光伏產業園,2022年7月兩條光伏支架生產線已經投產。成功促成廣東能源集團與東莞易事特集團建設年產150萬千瓦時儲能設備及集中式光伏逆變器項目,成功引進廣東金羊建材投資光伏管樁項目。未來還將在打造光伏全產業鏈、大力招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向廣東光伏產業園集聚方面,培育出新產業新動能。此外,工作隊從 2021年起每年安排 1.5億元援疆資金,為投資企業兌現優惠實在的政策補貼,打造南疆投資到三師圖木舒克市的品牌。
廣東省援建的新疆屯墾歷史博物館
著力推動智力援疆,優化干部能力素質促提升。全面支持三師干部人才培訓,組織千人赴粵培訓和跟班學習,實施58期2633人次,培訓內容涵蓋黨建、經濟、招商引資、城市規劃管理等多個方面,為三師圖木舒克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發揮援疆干部人才專長,實施“理念援疆”,引導受援單位干部轉變觀念,幫助三師圖木舒克市機關、團場加快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7名團場援疆干部扎根基層,創新工作思路,在招商引資、安居房改造、庭院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潤疆、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機關援疆干部按照受援地工作安排,針對三師圖木舒克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存在問題和困難,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對策建議,助推師市各項措施落地落實。比如師市商務局援疆干部提出駐點招商的建設性意見,推動三師圖木舒克市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設立招商中心,安排專班實施駐點招商,快速有效提升招商針對性。
著力落實醫療教育援疆,深化優質資源進基層。醫療援疆方面,投入援疆資金1.5 億元,支持建設三師圖木舒克市總醫院,改建團場連隊衛生室67個,建設標準化連隊衛生室32個,幫助總醫院新開設腫瘤科、消化內科等5個科室,將已有的兒科、婦產科等5個科室打造成重點科室。使專技人才援疆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三年來選派 81名援疆醫生支援三師圖木舒克市總醫院圖木舒克院區及團場醫院,補齊師市醫療機構醫療人才不足的短板。打造“廣東醫療健康快車品牌”“健客互聯網醫院”,將支援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優質廣東醫療專家服務隊伍延伸到三師圖木舒克市,實現廣東各地援疆專家的遠程會診,讓三師圖木舒克市患者享受到廣東的高質量醫療服務資源。累計幫扶培訓師市總醫院醫護人員3300多人次,進一步提升三師圖木舒克市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創新落實“院包科”和“市包中心”的醫療援疆機制,援疆醫技骨干牽頭幫助總醫院建設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腫瘤中心,不斷強化診療能力建設。教育援疆方面,2020年以來,122名援疆教師以“一對一”或“一對多”方式與三師圖木舒克市教師形成親密的師徒結對關系,指導開展豐富的教育教學課題研究,促進當地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升,以援疆教師為業務骨干的三師圖木舒克市二中高考成績逐年提升。積極構建連接廣東、三師圖木舒克市兩地“互聯網+教研”服務平臺,開展“粵疆線上共教研,互助齊進促成長”系列網絡教研活動,將廣東后方的優質教育資源實時引入師市受援學校。從人才、資金、培訓等方面持續加強職業教育幫扶,2020年以來,為社會輸送約1500名具有相應技能水平的優秀畢業生,推動三師圖木舒克市職校順利通過兵團高職院初審。根據粵新 (兵) 兩地黨委簽訂的協議,制定未來五年教育援疆總體規劃,突出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完成廣東與新疆共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暨實習支教基地工作,組織有興趣的廣東4所高校40名大學生進疆開展教育援疆工作。
著力推進文化潤疆,強化民族“三交”促團結。工作隊堅持以凝聚人心為根本,有形有感有效開展文化潤疆工作。投入援疆資金8500萬元支持師市建成唐王城千年屯墾文化體驗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中心已獲全國婦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16個榮譽,吸引大量旅游、參觀、學習人員,成為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和推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載體。穩步培育17名少數民族致富帶頭人,通過“一戶帶多戶”,帶動就業近400人,營造創業就業、致富光榮的社會風尚。引導推動援疆企業和團場發展少數民族黨員,確定入黨積極分子191人、預備黨員47人,發展為正式黨員或黨組織調入87人,凝聚民族團結向心力。舉辦各類技術型人才培訓班,不斷推進技能資質認定工作,累計培養勞動能手以上技術型人才763人,促進當地青年壯“志”強“智”。將草湖鎮打造兵地融合民族團結樣板區作為重點項目,打造粵兵學校、東純興集團、唐錦紡織等一批示范單位。東純興集團獲評為兵團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粵兵學校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傳統優秀文化進校園優秀單位。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還將廣東舞獅、詠春、舞麒麟等一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非遺文化帶到三師圖木舒克市,組織實施青少年籃球飛虎訓練營、廣東宏遠男籃南疆行、廣東援疆“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賽等工程,開展“藝起來”、“百歌頌中華”合唱比賽和廣東“紅娘”等系列文娛活動,引導各民族增強“五個認同”意識。
著力推進樣板打造,助力合作共建試點促發展。在粵兵兩地黨委的支持下,2020年東莞市和三師圖木舒克市簽訂第二輪合作共建協議。由東莞市牽頭,根據草湖鎮實際情況,通過項目化、組團式選派援疆干部人才支援草湖鎮建設。第二輪合作共建開展以來,東莞市在園區管理、招商引資、城鎮建設等方面先后選派了17名援疆干部人才。2022年以來,安排援疆資金1.26 億元,重點支持草湖鎮及草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完善基礎設施,持續改善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以草湖鎮援疆干部為核心組成工作專班,主導負責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組織啟動了數字鄉村地理信息“一張圖”、“數字農業”示范果園、“智慧草湖”社會公共服務APP等智慧城市項目建設,使草湖鎮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順利通過兵團組織的中期考核驗收。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安排援疆資金支持建成老有所依的粵兵福利院,并打造成南疆地區面積規模最大、設施條件最好、服務功能最齊全的福利園。
著力開展消費幫扶,助推鎮團結對促振興。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助力當地農業合作社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搭建銷售平臺,幫助農發集團、天潤唐王城、粵疆集團、興順澤農民專業合作社、北園春果業公司等5家企業成功申報“廣東消費幫扶聯盟”會員。推動企業打通全產業供應鏈,促成東實集團與粵疆集團共同建設粵疆品匯項目,開展農牧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合作。聯系廣東西域金葵、東莞市澤景果品、大潤發集團、新疆北園春集團、紅旗頌果業公司等企業采購三師圖木舒克市本土農牧產品,2020年以來累計推動上述企業采購水果 5.29萬噸、牛奶5萬多箱并遠銷珠三角地區,銷售額超過3.8億元,累計帶動2000多戶農戶實現增收致富。東莞市19個鎮街與三師圖木舒克市團場街道開展“一對一”結對子,在基層治理、人才培養等社會治理方面深度幫扶合作,2020年以來累計捐贈資金、物資等價值超過2000萬元,支持結對團場建設市民之家、社區服務中心、綜合文化場所等一批民生項目。
將項目串珠成鏈,做大做強光伏產業
2020年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以來,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始終把產業援疆、富民興疆作為重要職責和重大使命,認真思考,主動謀劃,貼合三師圖木舒克市區位資源稟賦和產業現狀,在前期成功推動打造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基礎上,積極構思培育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產業的有效路徑。兩年多來,在省前指的具體指導支持下,工作隊將打造光伏產業鏈作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全面圍繞這個目標先后促成廣東省能源集團、廣東省水電集團、東莞易事特集團、廣東金羊建材等多家廣東國企民企到兵團和三師圖木舒克市投資,初步形成新能源發展產業鏈,為三師圖木舒克市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2021年5月,粵電力公司與三師圖木舒克市簽署 《關于建設20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合作協議》。12月,粵電力公司中標40 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22億元,2022年底實現全容量并網,投產后每年可發電8億千瓦時,年納稅超過4000萬元。2022年8月,在廣東省黨政代表團和自治區、兵團領導見證下,廣東省能源集團與三師圖木舒克市又簽訂3.5兆瓦新能源合作協議,計劃在三師圖木舒克市投資建設3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170億元。廣東能源集團參與新疆綠色能源發展全面進入快車道。
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始終堅持“以市場換產業”的思路,計劃通過光伏發電項目落地來帶動配套產業引進,推動光伏上下游產業加快發展。在廣東省能源集團布局新疆新能源產業的同時,廣東省水電集團、深圳能源集團等廣東企業也抓住機遇全面加大在疆新能源項目投資力度,使粵企申報中的項目裝機規模達到三師圖木舒克市已有4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的數十倍。隨著光伏發電項目在南疆地區多點開花,市場容量急劇擴大,通過把產業上下游企業引進三師圖木舒克市,實現光伏組件配件就地生產、就地消納提上日程。加強產業鏈構建,將項目串珠成鏈,打造光伏產業鏈現實基礎已經具備,新產業新業態雛形顯現。
2022年以來,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積極推動以廣東省能源集團為首的在疆粵企加強合作,在廠房租賃、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成功促成粵電力與粵水電合作建設廣東光伏產業園。產業園選址于草湖鎮,服務范圍覆蓋南疆四地州,總投資3.5億元。2022年 7月,園區內兩條光伏支架生產線正式投產。同時,在隊長曲洪淇及工作隊招商服務組不懈引薦推動下,廣東省能源集團與東莞上市企業易事特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在廣東光伏產業園內落地年產150萬千瓦時儲能設備及集中式光伏逆變器項目,項目達產后年產值約26億元;計劃與廣東金羊建材公司在三師圖木舒克市合作生產光伏管樁,總投資預計6000萬元,年產值約4億元。未來,廣東光伏產業園還將結合市場基礎,大力引進疆內外尤其是北疆師市的合盛硅業、大全新能源等硅料、光伏面板、電池片、膠膜、電力高載荷產業等企業落戶,推動更多光伏上下游企業向三師圖木舒克市集聚發力。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既是國家戰略,也是產業援疆很好的抓手。2022年8月,由兩省區黨政代表團到草湖鎮廣東光伏產業園進行實地考察,對項目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勉勵產業園區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布局高質量產業鏈的積極性,集中力量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
廣東省援疆駐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將完整準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粵新兩地黨委的工作要求,聚焦光伏新能源行業,持續推進精準招商,形成“以項目帶動產業、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的循環互促模式,努力在三師形成相對完善的光伏產業鏈條,打造成南疆新能源重要產業基地集群,為三師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廣東力量。
?。◤V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駐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工作隊供稿)
責任編輯:劉芳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