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我與兵團日報|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魏新江
2008年3月,我有幸參加了兵團日報社舉辦的簽約骨干通訊員培訓班。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我與來自天山南北的數百名通訊員一同學習新聞采寫、新聞攝影等知識,受益良多。
那些年,除了做好本職工作,我利用周末時間騎著摩托車趕往連隊采訪,晚上加班寫稿子。2009年7月的一天,原一○一團十一連職工張士飛種植的100畝冬小麥喜獲豐收,平均畝產達450公斤。小麥剛剛收割到曬場上,就被十幾戶職工“搶”了當麥種。我聽到這個消息后,火速騎著摩托車趕往十一連采訪,連夜寫出了一篇現場短新聞《搶糧種》,在《兵團日報》二版顯要位置刊發,給我巨大鼓勵。
作為團場一名政工員,我深深懂得,只有持續學習、不斷創新、勇于實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每次看到自己采寫的稿件刊登出來,我都會將原稿和報紙上的稿件進行對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采寫的稿件沒有被采用,我就會將報紙刊登的類似稿件與自己的稿件進行比較,學習別人的優點。每天,我會把報紙刊發的好稿件、好句子、好觀點抄下來,供自己學習。
記得有位兵團日報社的編輯告訴我:身在基層有“活魚”,有“鮮魚”,要學會“抓”。咋抓?抓啥?帶著問題,我悟到要想采訪出有溫度、有深度的新聞,就要走到職工群眾身邊,和職工群眾多交流,在交談中發現有價值的素材,了解職工群眾所思所想,收集第一手新聞資料。我隨身攜帶筆記本,記錄有用信息,還利用在各類會議上拍照的機會,積累資料。
2016年的秋天,六師醫院在一○一團原五連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為職工群眾提供義診服務。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一個個感人的瞬間,照片之后被《人民日報》《新疆日報》《兵團日報》《生活晚報》等十幾家媒體刊登。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先后在各媒體發表消息、通訊和攝影作品1萬余篇(幅),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兵團優秀通訊員,2013年被評為兵團“十佳”通訊員,2018年被評為《生活晚報》優秀通訊員,2021年在兵團文聯舉辦的職工攝影大賽中獲得銀獎。
現在,雖然已年過半百,但我堅持用鏡頭記錄職工群眾的生活、團場的變化,用一顆赤誠、執著的心,記錄兵團的發展歷程。
?。ㄗ髡呦盗鶐熞弧鹨粓F青湖鎮文體廣電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李媛媛 李雪